redis最全教程_数据库

By CaesarChang 张旭           

1. 什么是redis?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远程字典服务器)
是完全开源免费的,用C语言编写的,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分布式内存数据库,基于内存运行并支持持久化的NoSQL数据库,是当前最热门的NoSql数据库之一,也被人们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
Redis 与其他 key - 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2. redis用处?

3Redis的安装及启动关闭

1. Linux(CentOS 6.9)下安装redis(3.0.4)

  • 下载获得redis-3.0.4.tar.gz后将它放入我们的Linux目录/opt;
  • /opt目录下,解压命令:tar -zxvf redis-3.0.4.tar.gz
  • 解压完成后出现文件夹:redis-3.0.4;
  • 进入目录:cd redis-3.0.4;
  • 在redis-3.0.4目录下执行make命令;

如果make完成后继续执行make install;(默认安装位置  usr/local/bin)

2. 查看默认安装目录:usr/local/bin

  • redis-benchmark:服务启动起来后执行性能测试工具,可以在自己本子运行,看看自己本子性能如何;
  • redis-check-aof:修复有问题的aof文件;
  • redis-check-dump:修复有问题的dump.rdb文件;
  • redis-cli:客户端,操作入口;
  • redis-sentinel:redis集群使用;
  • redis-server:Redis服务器启动命令;

:可以把他们移动到你喜欢的文件里面           mv  xx/*   xx/

3. 启动

  • 修改redis.conf文件将里面的daemonize no 改成 yes,让服务在后台启动;
  • 将默认的redis.conf拷贝到自己定义好的一个路径下,比如/myconf/redis.conf
  • redis-server      /myconf/redis.conf;
  • /usr/local/bin目录下运行redis-cli,启动客户端(redis-cli -p 6379);

4. 关闭

  • 单实例关闭:redis-cli shutdown
  • 多实例关闭,指定端口关闭:redis-cli -p 6379 shutdown
  • ctrl +z
  • Redis数据库操作:

默认16个数据库,类似数组下表从零开始,初始默认使用零号库;

统一密码管理,16个库都是同样密码,要么都OK要么一个也连接不上

,redis默认端口是6379

select命令切换数据库:select 0-15

dbsize:查看当前数据库的key的数量

flushdb:清空当前库;

flushall;通杀全部库;

4 Redis数据类型

redis最全教程_jedis_02

1. string(字符串)

  • string是redis最基本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Memcached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
  • string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数据。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
  • string类型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redis中字符串value最多可以是512M;

2. list(列表)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导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它的底层实际是个链表。

3. set(集合)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它是通过HashTable实现的。

4. hash(哈希,类似java里的Map)

  • redis的hash 是一个键值对集合;
  •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 类似Java里面的Map<String,Object>;

5. zset(sorted set:有序集合)

  • redis的zset 和 set 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
  • 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
  • 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zset的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score)却可以重复;

keys *:查看所有key;
exists key的名字:判断某个key是否存在;
move key dbID(0-15): 当前库就没有了,被移除了;
expire key 秒钟: 为给定的key设置过期时间;
ttl key: 查看还有多少秒过期,-1表示永不过期,-2表示已过期;
type key: 查看你的key是什么类型;

 

5 redis (常用命令介绍) 

1 string

1 set/get/del/append/strlen

2 getrange/setrange

  • getrange:获取指定区间范围内的值,类似between and的关系从零到负一表示全部;
  • setrange:设置指定区间范围内的值,格式是setrange key 位置值 具体值

3 setex(set with expire) 键 秒值 值/setnx(set if not exist) 键

  • setex:设置带过期时间的key,动态设置 : setex 键 秒值 真实值
  • setnx:只有在 key 不存在时设置 key 的值:setnx 键 值

4 mset/mget/msetnx

  • mset: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
  • mget:获取所有(一个或多个)给定 key 的值。
  • msetnx: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当且仅当所有给定 key 都不存在(如果存在key,则都不会操作,因为msetnx是原子性型操作)。

5 getset:将给定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并返回 key 的旧值(old value)。简单一句话,先get然后立即set。

 

 

2 redis 列表(List)

lpush/rpush/lrange
lpop/rpop,移除列表key的头/尾元素;
lindex,按照索引下标获得元素(从上到下)(格式:lindex key index);
llen:返回列表 key 的长度(格式:llen key);
lerm:根据参数 count 的值,移除列表中与参数 value 相等的元素(格式: lerm key count value);

  • count > 0 : 从表头开始向表尾搜索,移除与 value 相等的元素,数量为 count 。
  • count < 0 : 从表尾开始向表头搜索,移除与 value 相等的元素,数量为 count 的绝对值。
  • count = 0 : 移除表中所有与 value 相等的值。

ltrim ,截取指定范围的值后再赋值给key(格式:ltrim key start stop);
rpoplpush,移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并将该元素添加到另一个列表头部并返回(格式:rpoplpush source—key destination—key);
lset,将列表 key 下标为 index 的元素的值设置为 value(格式:lset key index value);
linsert,(格式:linsert key before|after pivot value)将值 value 插入到列表 key 当中,位于值 pivot 之前或之后;

  • 当 pivot 不存在于列表 key 时,不执行任何操作。
  • 当 key 不存在时, key 被视为空列表,不执行任何操作。
  • 如果 key 不是列表类型,返回一个错误。

性能总结
它是一个字符串链表,left、right都可以插入添加;

  • 如果键不存在,创建新的链表;
  • 如果键已存在,新增内容;
  • 如果值全移除,对应的键也就消失了。
  • 链表的操作无论是头和尾效率都极高,但假如是对中间元素进行操作,效率就很惨淡了。

 

3redis 集合(Set)  

  • sadd key member [member ...]
  • smembers key
  • sismember key member

scard:获取集合里面的元素个数(格式:scard key);
srem:删除集合中元素(格式:srem key member [member ...]);
srandmember,(格式:srandmember key [count])(不会修改set集合)

  • 如果命令执行时,只提供了 key 参数,那么返回集合中的一个随机元素;
  • 如果 count 为正数,且小于集合基数,那么命令返回一个包含 count 个元素的数组,数组中的元素各不相同。如果 count 大于等于集合基数,那么返回整个集合;
  • 如果 count 为负数,那么命令返回一个数组,数组中的元素可能会重复出现多次,而数组的长度为 count 的绝对值;

spop,移除并返回集合中的一个随机元素(格式:spop key);
smove,(格式: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将 member 元素从 source 集合移动到 destination 集合;
数学集合类

  • 差集:sdiff(格式:sdiff key [key ...]
  • 交集:sinter(格式:sinter key [key ...]
  • 并集:sunion(格式:sunion key [key ...]

 

4 redis 哈希(Hash) 

hset/hget/hmset/hmget/hgetall/hdel,格式:

  • hset key field value:将哈希表 key 中的域 field 的值设为 value ;
  • hget key field:返回哈希表 key 中给定域 field 的值;
  • hmset key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域-值)对设置到哈希表 key 中;
  • hmget key field [field ...]:返回哈希表 key 中,一个或多个给定域的值;
  • hgetall key:返回哈希表 key 中,所有的域和值;
  • hdel key field [field ...]:删除哈希表 key 中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域,不存在的域将被忽略;

hlen,返回哈希表 key 中域的数量(格式:hlen key);
hexists,查看哈希表 key 中,给定域 field 是否存在(格式:hexists key field);
hkeys/hvals,格式:

  • hkeys key:返回哈希表 key 中的所有域;
  • hvals key:返回哈希表 key 中所有域的值;

hincrby/hincrbyfloat,格式:

  • hincrby key field increment:为哈希表 key 中的域 field 的值加上增量 increment;
  • hincrbyfloat key field increment:为哈希表 key 中的域 field 加上浮点数增量 increment ;

hsetnx,将哈希表 key 中的域 field 的值设置为 value ,当且仅当域 field 不存在(格式:hsetnx key field valuezadd/zrange,格式: 

redis 有序集合Zset(sorted set) --(常用命令介绍) 

  • 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将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及其 score 值加入到有序集 key 当中;
  • 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返回有序集 key 中,指定区间内的成员,其中成员的位置按 score 值递增(从小到大)来排列;

zrangebyscore:(格式:zrangebu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返回有序集 key 中,所有 score 值介于 min 和 max 之间(包括等于 min 或 max )的成员;
zrem:移除有序集 key 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不存在的成员将被忽略(格式:zrem key member [member ...]);
zcard/zcount /zrank/zscore,格式:

  • zcard key:返回有序集 key 的基数;
  • zcount key min max:返回有序集 key 中, score 值在 min 和 max 之间(默认包括 score 值等于 min 或 max )的成员的数量;
  • zrank key member:返回有序集 key 中成员 member 的排名。其中有序集成员按 score 值递增(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排名以 0 为底,也就是说, score 值最小的成员排名为 0 ;
  • zscore key member:返回有序集 key 中,成员 member 的 score 值;

zrevrank:返回有序集 key 中成员 member 的排名。其中有序集成员按 score 值递减(从大到小)排序,排名以 0 为底,也就是说, score 值最大的成员排名为 0 (格式:zrevrank key member);
zrevrange:返回有序集 key 中,指定区间内的成员,其中成员的位置按 score 值递减(从大到小)来排列(格式: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zrevrangebyscore:返回有序集 key 中, score 值介于 max 和 min 之间(默认包括等于 max 或 min )的所有的成员。有序集成员按 score 值递减(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格式: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常见的一些配置conf

redis.conf 配置项说明如下:

  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yes
  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6379作为默认端口,因为6379在手机按键上MERZ对应的号码,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
    port 6379
  4. 绑定的主机地址
    bind 127.0.0.1
  5. 当 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timeout 300
  6.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7.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logfile stdout
  8.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9.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1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11.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12.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dir ./
  13.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14.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15.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password>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requirepass foobared
  16.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maxclients 128
  17.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maxmemory <bytes>
  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appendonly no
  19.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0.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
    vm-enabled no
  22.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24.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vm-page-size 32
  25.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vm-pages 134217728
  26.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vm-max-threads 4
  27.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glueoutputbuf yes
  28.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hash-max-zipmap-value 512
  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后面在介绍Redis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
    activerehashing yes
  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6 Redis的持久化

  • RDB(Redis DataBase)
  • RDB介绍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DB保存的是dump.rdb文件;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整个过程中,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O操作的,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
    fork:复制一个与当前进程一样的进程。新进程的所有数据(变量、环境变量、程序计数器等)数值都和原进程一致,但是是一个全新的进程,并作为原进程的子进程;
  • 如何触发RDB快照
  1. 配置文件中默认的快照配置(冷拷贝后重新使用:可以cp dump.rdb dump_new.rdb);
  2. 使用命令save或者bgsave
    save:save时只管保存,其它不管,全部阻塞;
    bgsave: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操作,快照同时还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可以通过lastsave命令获取最后一次成功执行快照的时间;
  3. 执行flushall命令,也会产生dump.rdb文件,但里面是空的,无意义;
  • 如何恢复 将备份文件 (dump.rdb) 移动到 redis 安装目录并启动服务即可,通过config get dir可获取目录;
  • 如何停止 动态所有停止RDB保存规则的方法:redis-cli config set save ""
  • 优势
  1.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2. 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
  • 劣势
  1. 在一定间隔时间做一次备份,所以如果redis意外宕掉的话,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所有修改;
  2. fork的时候,内存中的数据被克隆了一份,大致2倍的膨胀性需要考虑;
  • AOF(Append Only File)
  • AOF介绍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换言之,redis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AOF保存的是appendonly.aof文件);
  • AOF启动/修复/恢复
  1. 正常恢复
    启动:修改默认的appendonly no,改为yes
    将有数据的aof文件复制一份保存到对应目录(目录通过config get dir命令获取);
    恢复:重启redis然后重新加载;
  2. 异常恢复
    启动:修改默认的appendonly no,改为yes
    备份被破坏的aof文件;
    修复:使用redis-check-aof --fix命令进行修复;
    恢复:重启redis然后重新加载;
  • rewrite
  1. rewrite介绍
    AOF采用文件追加方式,文件会越来越大为避免出现此种情况,新增了重写机制,当AOF文件的大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Redis就会启动AOF文件的内容压缩,只保留可以恢复数据的最小指令集.可以使用命令bgrewriteaof
  2. 重写原理
    AOF文件持续增长而过大时,会fork出一条新进程来将文件重写(也是先写临时文件最后再rename),遍历新进程的内存中数据,每条记录有一条的Set语句。重写aof文件的操作,并没有读取旧的aof文件,而是将整个内存中的数据库内容用命令的方式重写了一个新的aof文件,这点和快照有点类似;
  3. 触发机制
    Redis会记录上次重写时的AOF大小,默认配置是当AOF文件大小是上次rewrite后大小的一倍且文件大于64M时触发;
  • 优势 每修改同步:appendfsync always 同步持久化,每次发生数据变更会被立即记录到磁盘 性能较差但数据完整性比较好;
    每秒同步:appendfsync everysec 异步操作,每秒记录,如果一秒内宕机,有数据丢失;
    不同步:appendfsync no 从不同步;
  • 劣势
  1. 相同数据集的数据而言aof文件要远大于rdb文件,恢复速度慢于rdb;
  2. aof运行效率要慢于rdb,每秒同步策略效率较好,不同步效率和rdb相同;
  • 悲观锁/乐观锁/CAS(Check And Set)

悲观锁
悲观锁(Pessimistic Lock), 顾名思义,就是很悲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会修改,所以每次在拿数据的时候都会上锁,这样别人想拿这个数据就会block直到它拿到锁。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里边就用到了很多这种锁机制,比如行锁,表锁等,读锁,写锁等,都是在做操作之前先上锁。
乐观锁
乐观锁(Optimistic Lock), 顾名思义,就是很乐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不会修改,所以不会上锁,但是在更新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在此期间别人有没有去更新这个数据,可以使用版本号等机制。乐观锁适用于多读的应用类型,这样可以提高吞吐量。
CAS(Check And Set)
witch命令可以为 Redis 事务提供 check-and-set (CAS)行为,类似乐观锁。
被 witch的键会被监视,并会发觉这些键是否被改动过了。 如果有至少一个被监视的键在 exec执行之前被修改了,那么整个事务都会被取消,exec返回空多条批量回复(null multi-bulk reply)来表示事务已经失败。

redis事务执行的过程

开启:以multi开始一个事务;  
入队:将多个命令入队到事务中,接到这些命令并不会立即执行,而是放到等待执行的事务队列里面;
执行:由exec命令触发事务;

redis最全教程_Redis_03

7 主从复制

行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从复制,主机数据更新后根据配置和策略,自动同步到备机的master/slaver机制,mast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

  • Redis的复制能干什么
  • 读写分离;
  • 容灾恢复;
  • Redis复制如何去应用
  1. 修改从机的redis.conf
  2. 语法:replicaof // replicaof 主机ip 主机端口号
  3. 第三步:修改从机的port地址为6380
  • 一主多仆
    一个master两个slave;
    一些问题?
    (1) 切入点问题?slave1、slave2是从头开始复制还是从切入点开始复制?
    答:从头开始复制;
    (2) 从机是否可以写?set可否?
    答:从机不可以写,也就不能set;
    (3) 主机shutdown后情况如何?从机是上位还是原地待命?
    答:原地待命;
    (4) 主机又回来了后,主机新增记录,从机还能否顺利复制?
    答:可以;
    (5) 其中一台从机宕掉后情况如何?恢复它能跟上主机吗?
    答:不能,需要重新建立主从关系;
  • 薪火相传
    上一个Slave可以是下一个slave的Master,Slave同样可以接收其他slaves的连接和同步请求,那么该slave作为了链条中下一个的master,可以有效减轻master的写压力。
    中途变更转向:会清除之前的数据,重新建立拷贝最新的。
  • 反客为主
    主机宕掉后,从机升级为主机:
    选择一个从机手动执行slaveof no one命令变更为主机,其他从机与该主机建立主从关系。
  • Redis复制的原理

master接到命令启动后台的存盘进程,同时收集所有接收到的用于修改数据集命令,在后台进程执行完毕之后,master将传送整个数据文件到slave,以完成一次完全同步
全量复制:而slave服务在接收到数据库文件数据后,将其存盘并加载到内存中。slave第一次同步为全量复制。
增量复制:master继续将新的所有收集到的修改命令依次传给slave,完成同步
但是只要是重新连接master,第一次完全同步(全量复制)将被自动执行。

  • 复制的缺点

复制延时
由于所有的写操作都是先在Master上操作,然后同步更新到Slave上,所以从Master同步到Slave机器有一定的延迟,当系统很繁忙的时候,延迟问题会更加严重,Slave机器数量的增加也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8哨兵模式(sentinel)

  • 哨兵模式简介
             反客为主的自动版,能够后台监控主机是否故障,如果故障了根据投票数自动将从库转换为主库;
  • 启动哨兵模式步骤:
  1.      自定义的redis目录下新建sentinel.conf文件,名字绝不能错;
  2.       配置哨兵,填写内容在sentinel.conf文件中配置:
       sentinel monitor 被监控数据库名字(自己随便起个名字) 127.0.0.1 6379 1       上面最后一个数字1,表示主机挂掉后salve投票看让谁接替成为主机,得票数多的成为主机;
  3. 启动哨兵
           执行命令: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目录依照各自的实际情况配置,可能目录不同);
  • 问题
        如果之前的master重启回来,会不会双master冲突?
           不会造成双冲突,之前的master会成为slave。



 

9.Redis发布订阅模式

Redis 发布订阅 (pub/sub) 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 (pub) 发送消息,订阅者 (sub) 接收消息。

Redis 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有新消息通过 PUBLISH 命令发送给频道

redis最全教程_redis_04


 

10.Redis集群方案

redis最全教程_Redis_05

Redis 集群中内置了 16384 个哈希槽,当需要在 Redis 集群中放置一个 key-value 时,redis 先对 key ,使用 crc16 算法算出一个结果,然后把结果对 16384 求余数,这样每个 key 都会对应一个编号在 0-

16383 之间的哈希槽,redis 会根据节点数量大致均等的将哈希槽映射到不同的节点

心跳机制

    集群中所有master参与投票,如果半数以上master节点与其中一个master节点通信超过(cluster

   node-timeout),认为该master节点挂掉.

  (2): 什么时候整个集群不可用(cluster_state:fail)?

   Ø 如果集群任意 master 挂掉 , 且当前 master 没有 slave ,则集群进入 fail 状态。也可以理解成集群的 [0-

   16383]slot 映射不完全时进入 fail 状态。

   Ø 如果集群超过半数以上 master 挂掉,无论是否有 slave ,集群进入 fail 状态

创建集群步骤:

第一步:安装redis

第二步 : 创建集群目录 第三步 : 在集群目录下创建节点目录

[root@localhost redis]# mkdir redis-cluster

第三部:搭建集群最少也得需要 3 台主机,如果每台主机再配置一台从机的话,则最少需要 6 台机器。 设计端口

如下:创建 6 个 redis 实例,需要端口号 7001~7006

第四步:如果存在持久化文件,则删除      

rm -rf appendonly.aof dump.rdb


第五步:修改 redis.conf 配置文件,打开 Cluster-enable yes

redis最全教程_Redis_06

说明: cluster-enable 是否支持集群

第六步:修改端口

 


第七步:复制出 7002-7006 机器

第八步:修改 7002-7006 机器的端口

第九步:启动 7001-7006 这六台机器,写一个启动脚本:自定义 shel 脚本


cd 7001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 cd 7002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 cd 7003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 cd 7004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 cd 7005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 cd 7006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cd ..

第十步:修改 start-all.sh 文件的权限


[root@localhost redis-cluster]# chmod u+x startall.sh


第十一步:启动所有的实例   在任意一台上运行


[root@localhost redis-cluster]# ./startall.sh


第十二步: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第十三步创建集群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ip:port ip:port --cluster-replicas 1[root@localhost redis_cluster]# cd /home/admin/myapps/redis-cluster/7001/bin [root@localhost bin]#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92.168.197.132:7001 192.168.197.132:7002 192.168.197.132:7003 192.168.197.132:7004 192.168.197.132:7005 192.168.197.132:7006 --cluster-replicas 1


第十四步: 连接集群

[root@localhost 7001]# ./bin/redis-cli -h 127.0.0.1 -p 7001 -c


 



 

 

Java连接redis所需要的jar包

  1. commons-pool-1.6.jar
  2. jedis-2.1.0.jar
  • Jedis常用操作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连接本地的 Redis 服务
    	Jedis jedis = new Jedis("你的服务器的公网ip",6379);
    	//查看服务是否运行,打出pong表示OK
    	System.out.println(jedis.ping());
   }
}
  • 方案二:连接池 jedis连接池连接,后面会使用Spring的配置文件来整合。 bind 192.168.197.129 // 1. 获取连接池配置对象 , 设置配置项
JedisPoolConfig config = new JedisPoolConfig();
// 1.1最大的连接数
config.setMaxTotal(30);
// 1.2最大的空闲
config.setMaxIdle(10);
// 2.获取连接池
JedisPool jedisPool = new JedisPool(config, "192.168.197.129", 6379);
Jedis jedis = null;
try {
jedis = jedisPool.getResource();
// 3.设置数据
jedis.set("name", "张三");
String name = jedi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name=" + nam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jedis != null) {
jedis.close();
}
// 4.虚拟机关闭的时候,释放资源
if (jedisPool != null) {
jedisPool.close();
}
}

redis最全教程_Redis_07

累  能点个赞不  么么哒  拜了个拜!~

 

阿里云国内75折 回扣 微信号:monov8
阿里云国际,腾讯云国际,低至75折。AWS 93折 免费开户实名账号 代冲值 优惠多多 微信号:monov8 飞机:@monov6
标签: redis